這篇文章係經在下拜讀經典小說──三國演義四遍之後所做之心得感想,請諸君不吝指教
(實為幫別人寫作業XD...(逃..)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三國演義、水滸傳、西遊記、金瓶梅乃中國小說界之四大奇書,其成就不僅在文學與藝術上有極高的評價,而它更深入全體中國人的心中,成為一種社會現象、絕非止於文學方面。
三國演義在文學上具有承先啟後的地位。它匯集了中國民間的三國故事,加以集其大成。在唐朝時便有三國故事相關的紀錄,如李商隱的詩「或謔張飛胡,或笑鄧艾吃」。到了元朝,斬呂布、哭周瑜等雜劇更是層出不窮。經過元末作者「草船借箭」之後終於有了統一的定本。𨢁
三國應該可以說是中國古典小說中最廣為流傳的一種,不論是文人雅士或村氓婦孺、販夫走卒都有無數迷戀它的人。胡適之先生曾說:「三國演義究竟是一部絕好的通俗史,再幾千年的通俗教育上沒有一部抵擋的過它的魔力!」正因如此竟造成改變歷史的離奇效果,例如在正史三國志中諸葛亮並未火燒新野,也沒借東風、大擺空城計,更沒三氣周瑜;張飛沒有鬥馬超;關羽沒有誅文醜、殺蔡陽、也無過五關斬六將之事……。
至於它的魔力從何而來,我認為它在人物的形象與劇情的寫上扣人心弦、切合我國傳統的道德觀─忠孝節義。諸葛孔明對劉備的「鞠躬盡瘁,死而後已」;劉關張三人異姓結義,誓同生死;關雲長封金掛印、千里護嫂、華容道捉放曹操、千里走單騎、單刀赴會;趙子龍長阪坡救幼主……將忠與義的真諦發揮到極至的境界。而孫策、孫權、徐庶、太史慈、姜維的孝,甚或曹丕不敢違逆母氏都是孝的至高表現。夏侯令女兒毀容誓志、蠻中隱者孟節的高行更是節的表現。在反襯方面,例如曹操的「奸雄」形象更是展現的淋漓盡致,如當它刺殺董卓失敗逃亡的途中誤殺呂伯奢全家,表現「寧我負人,毋人負我」的極端利己。
在小說的描寫方面,當她寫自然山水世外之美時,寫的如詩如畫;寫激烈的戰爭打鬥時,讓人感覺置身其中,彷彿看到刀光劍影、聽到人喊馬嘶;寫忠義之士,讓人感到慷慨激昂;寫仁德君子,使我油然而生同情之心;提到奸險的小人,亦讓人興切齒之忿。在劇情的排序方面,一段輕鬆的閒文後加上精采絕倫的戰鬥,有時穿插逸情韻事。讓人讀來毫不吃力,看了就不想釋卷之感!
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三國相關的詞語、典故幾乎比比皆是,如賠了夫人又折兵、錦囊妙計、萬事具備指欠東風……不管是成語或歇後語皆不勝枚舉。在詩詞方面如:蘇東坡的赤壁懷古;杜甫的八陣圖、蜀相、諸葛孔明、武侯廟、古柏行;李商隱的武侯廟古柏、籌筆驛;劉禹錫的蜀先主廟……可見三國更是歷代文人墨客們發揮的體裁!
三國演義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小說,它有引人入勝的劇情,鮮明的人物形象,更可以使我們體認忠孝節義的重要。也許,這就是它幾百年來不衰的原因吧?
留言列表